一、機械手運動軌跡描述:
� 1 拾取制件(黃色)
� 2提升制件到傳送高度(紅色)
� 3傳送制件到下一工位(藍色)
� 4下降到放件位置(青色)
� 5后撤釋放制件(綠色)
� 6返回,拾取下一制件(粉色)
二、機械手運動軌跡參數(shù):
機械手模具設(shè)計相關(guān)信息:
1.工藝及工藝卡
2.設(shè)計標準
3.沖床文件信息
4.工藝流程圖
5.制件夾持器
6.干涉曲線
三、機械手模具沖床信息:
1.機床臺面尺寸
2.氣頂位置
3.碼模槽位置
4.機械手在手背上的擺放位置
5.取放件時手背位置(綠色)
6.托起時手背位置(藍色)
7.退出時手背位置(紫色)
8.廢料坑及廢料盒位置
9.進、出料傳送帶的位置
四、機械手模具設(shè)計流程信息:
流程圖提供的信息:機床的工位數(shù)量、模具在壓機上的工位位置、每個工位之間的距離、制件夾持位置、傳送杠的位置、模具閉合高、坯料送入高度、模具下�;鶞矢�、壓邊圈行程、托料裝置托起高度、進出料傳送帶高度、干涉曲線
五、夾持器的安裝要求:
1 .托鏟托起制件,托鏟接觸制件區(qū)域要足夠大,一般60×60
2 . 采用托鏟托起,托鏟要能夠防止制件攢動
3 .對于剛性較差制件,為防止制件自身的變形,采用卡鉗夾取制件
六、干涉曲線:
1 .下模干涉曲線——以沖 床下墊塊(下模)為參考,機械手相對于壓機下墊塊的運動軌跡。
2 .上模干涉曲線——以沖 床上滑塊(上模)為參考,機械手相對于壓機上滑塊的運動軌跡。
七、機械手模具干涉檢查項:
1.下模與氣頂之間
2.模具與機械手背之間
3.前后序模具之間
4.下模與前序送入、本序送出制件之間
5.模具與機械手之間
6.上模與前序送入、本序送出制件之間
機械手模具設(shè)計注意事項:
1.制件中心、模具中心、本工位機床中心相互不可偏移,如果偏移,所有序模具一起偏
2. 導(dǎo)柱安裝在上模,導(dǎo)套安裝在下模
3. 安裝在機床同一臺面上的模具存放高度一致
4. 制件定位可靠,X,Y兩個方向上各設(shè)置一個傳感器
5. 安裝在同一滑塊上的上�?傊亓坎荒艹^機床滑塊負載
6. 制件托起裝置要能夠定位制件
7. 安裝在同一機床上的模具調(diào)試完成后要求閉合高一致
8. 當前后序模具之間距離過近時,考慮吊耳起重棒的抽出方向,如果是鑄出式或者鑄入式起重棒需要考慮鋼絲繩取出的空間
9. 當無法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時,考慮前后序模具上加聚氨酯碰撞緩沖塊
來源;網(wǎng)絡(luò)
以上是關(guān)于磨具設(shè)計的相關(guān)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磨具設(shè)計信息,第一時間了解磨具設(shè)計相關(guān)資訊,敬請關(guān)注唯學網(wǎng)磨具設(shè)計欄目,如有任何疑問也可在線留言,小編會為您在第一時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