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貨物放行之日起,在每年的第1季度向主管海關遞交《減免稅貨物使用狀況報告書》,報告減免稅貨物使用狀況。
6.在海關監(jiān)管年限內,減免稅貨物應當在主管海關核準的地點使用。需要變更使用地點的,減免稅申請人應當向主管海關提出申請,說明理由,經海關批準后方可變更使用地點。
7.在海關監(jiān)管年限內,減免稅申請人發(fā)生分立、合并、股東變更、改制等變更情形的,權利義務承受人(以下簡稱承受人)應當自營業(yè)執(zhí)照頒發(fā)之日起30日內,向原減免稅申請人的主管海關報告有關情況,并按規(guī)定辦理補稅或減免稅貨物結轉手續(xù)。因破產、改制或者其他情形導致減免稅申請人終止,沒有承受人的,原減免稅申請人或者其他依法應當承擔關稅及進口環(huán)節(jié)海關代征稅繳納義務的主體應當自資產清算之日起30日內向主管海關申請辦理減免稅貨物的補繳稅款和解除監(jiān)管手續(xù)。
8.在海關監(jiān)管年限內,減免稅申請人要求將進口減免稅貨物退運出境或者出口的,應當報主管海關核準。減免稅貨物退運出境或者出口后,減免稅申請人應當持出口報關單向主管海關辦理原進口減免稅貨物的解除監(jiān)管手續(xù)。
9.在海關監(jiān)管年限內的進口減免稅貨物,減免稅申請人書面申請?zhí)崆敖獬O(jiān)管的,應當向主管海關申請辦理補繳稅款和解除監(jiān)管手續(xù)。
10.減免稅貨物轉讓給進口同一貨物享受同等減免稅優(yōu)惠待遇的其他單位的,不予恢復減免稅貨物轉出申請人的減免稅額度,減免稅貨物轉入申請人的減免稅額度按照海關審定的貨物結轉時的價格、數(shù)量或者應繳稅款予以扣減。
減免稅貨物因品質或者規(guī)格原因原狀退運出境,減免稅申請人以無代價抵償方式進口同一類型貨物的,不予恢復其減免稅額度;未以無代價抵償方式進口同一類型貨物的,減免稅申請人在原減免稅貨物退運出境之日起3個月內向海關提出申請,經海關批準,可以恢復其減免稅額度。
對于其他提前解除監(jiān)管的情形,不予恢復減免稅額度。
11.減免稅申請人將減免稅貨物移作他用,應當補繳稅款的,稅款的計算公式為:
補繳稅款=海關審定的貨物原進口時的價格×稅率×(需補繳稅款的時間/監(jiān)管年限×12×30)
上述計算公式中的稅率,應當按照《關稅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采用相應的適用稅率;需補繳稅款的時間是指減免稅貨物移作他用的實際時間,按日計算,每日實際生產不滿8小時或者超過8小時的均按1日計算。
12.減免稅貨物因轉讓或者其他原因需要補征稅款的,補稅的完稅價格以海關審定的貨物原進口時的價格為基礎,按照減免稅貨物已進口時間與監(jiān)管年限的比例進行折舊,其計算公式如下:
補稅的完稅價格=海關審定的貨物原進口時的價格×(1-減免稅貨物已進口時間/監(jiān)管年限×12)
減免稅貨物已進口時間自減免稅貨物的放行之日起按月計算。不足1個月但超過15日的按1個月計算;不超過15日的,不予計算。
已進口時間的截止日期按以下規(guī)定確定:
(1)轉讓減免稅貨物的,應當以海關接受減免稅申請人申請辦理補稅手續(xù)之日作為計算其已進口時間的截止之日;
(2)減免稅申請人未經海關批準,擅自轉讓減免稅貨物的,應當以貨物實際轉讓之日作為計算其已進口時間的截止之日;轉讓之日不能確定的,應當以海關發(fā)現(xiàn)之日作為截止之日;
(3)在海關監(jiān)管年限內,減免稅申請人發(fā)生破產、撤銷、解散或者其他依法終止經營情形的,已進口時間的截止日期應當為減免稅申請人破產清算之日或者被依法認定終止生產經營活動的日期。
報關員考試復習備考時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增強自信心,調整好心態(tài),循序漸進,就一定能夠順利通過報關員考試。唯學網會在第一時間為您提供相關信息,考生如若獲知其他關于更多報關員考試培訓的所有相關信息,請及時關注唯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