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相信你和我一樣,看到孩子懶散、粗心、不用功的時候,就暴跳如雷。
每次因為孩子生氣,我都會想這幾個問題:
為什么很多事反復(fù)說過無數(shù)次,可孩子就是記不住呢?
再看看隔壁家的小孩,懂禮貌、會說話,從不讓父母抓狂,我怎么就這么“倒霉”攤上這種孩子呢?
我明明很努力地做一個母親了,為什么孩子就是“不爭氣”?
想到這里,我已經(jīng)完全控制不住情緒了,一把將孩子拉過來,狠狠訓(xùn)斥一番。
直到有一天,孩子對我說:“媽媽,我害怕,你太兇了。”
我突然意識到,我每次的發(fā)火,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還傷害到了孩子。
我開始反省,究竟是孩子不聽話,還是我的方式出了問題
其實,大多數(shù)家長和我一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一切都為了孩子”。
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我們?nèi)套×藘?nèi)心的不舍,對孩子嚴加監(jiān)管。
可這些,其實都是無用功。
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作為孩子,他們是否能夠接受我們的方式,或者當(dāng)我們嚴苛的時候,他們是否能夠理解。
不要再進行“自我感動式”的教育了,下面幾個會傷害到孩子的教育方式,希望家長可以重視起來。
01
棍棒式
這是一種非!拔kU”的方式,雖然在短時間內(nèi)確實有效,但給孩子造成的“后遺癥”也很多。
打罵孩子,通常會出現(xiàn)在孩子犯錯后。
然而,孩子做錯事是再正常不過的。沒有錯誤,哪有進步?
成長都是伴隨著無數(shù)次的跌倒,才能有勇往直前地奔跑。
但如果我們在孩子跌倒的時候沒有伸出援手,而是打壓他,那么孩子就會因為恐懼而停滯不前,失去了奔跑的積極性。
這就是很多經(jīng)歷過“棍棒式”教育的孩子,最后都會變得更加自卑,做事情畏手畏腳的原因。
02
攀比式
很多家長認為,拿孩子和優(yōu)秀的人比較,這是一種刺激,能夠提高孩子的競爭意識,從而帶動自己進步。
這么想沒錯,但也不完全正確。
首先,在你拿孩子和別人比較的時候,他最多的感受就是:媽媽/爸爸不喜歡我了。
成年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不同,激將法對我們來說可能好用,但對孩子來說,他們會更加傷心,從而變得不再和家長親近。
有很多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最后反而會變得異常敏感,甚至和父母的關(guān)系出現(xiàn)了裂縫。
03
過度保護式
每個孩子誕生后,都會變成家長的寶貝,我們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不舍得讓孩子經(jīng)歷一點風(fēng)雨。
但你要知道一點,家長的羽翼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他總要張開翅膀,獨自飛翔。
想要一雙堅硬的翅膀,就必須自己經(jīng)歷風(fēng)吹雨打,然后逐漸成長起來。
所以,不要總是拒絕讓孩子冒險,要讓他不停地挑戰(zhàn)自己,比如練習(xí)自己上學(xué)、坐公交車等。
我們要做的,是告訴孩子怎么在危險來臨的時候自我保護,這樣才能讓他成長得更堅強和勇敢。
04
專制型
在很多家庭中,“專制”是一種常見的模式。
這類家庭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永遠都要在家長畫的框里,要按照我們制定的路線走,才能確保不會出問題。
但這種方式,未免過于冷漠了,在情感方面,孩子無法接收到來自家長的愛和關(guān)懷。
時間久了,孩子也會逐漸變得冷漠,甚至失去愛的能力。
這會影響孩子將來的社交關(guān)系和婚姻家庭,因為誰都不想和冷漠的人談感情。
所以,多給孩子一些關(guān)心,多考慮孩子的感受,才能讓他健康成長。
05
盲目夸獎式
在當(dāng)下的環(huán)境中,很多家長開始相信,多鼓勵孩子勝過貶低孩子,所以夸獎成了每個家長必備的技能之一。
但是夸獎也是講究方法的,不能盲目夸,或者不能每件事都夸。
比如一些奶奶在帶孩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有動手打人的行為,于是就會說:“寶貝力氣真大!”這樣等于強化了孩子的不好行為。
還有一些家長總夸孩子聰明、天才,這反而容易讓孩子變得驕傲自滿,不再努力。
所以,我們要具體地夸獎孩子,比如:“寶貝,為了這次考試你很用功,每天都要早起準備,這很了不起,要繼續(xù)加油哦!”
這種夸獎的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驕傲,還會強化孩子努力的行為
教育孩子沒那么簡單,但是也沒那么難,我們只需要把握一點,那就是多考慮孩子的感受,用愛和孩子交流,而不是反復(fù)講大道理。
上面這5種教育方式,家長切記要避開,因為在原生家庭中,孩子受到了傷害,會很容易留下深深的創(chuàng)傷,難以愈合。
記住,你不用做最優(yōu)秀的家長,但是一定要做最有愛的家長。
讓我們一起共勉吧!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