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是()
A.對個體農業(yè)、手工業(yè)與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B.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
C.私營經濟的國有化
D.個體農業(yè)的集體化
22.我國剝削制度被消滅的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順利完成
C.全國大陸的解放與統(tǒng)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3.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要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B.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C.全國大陸的統(tǒng)一
D.土地改革的順利完
24.中共八大上,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觀點的是()
A.毛澤東
B.周恩來
C.陳云
D.鄧小平
25.1947年10月,被國民黨宣布為非法團體的政黨是()
A.中國民主同盟
B.中國青年黨
C.中國共產黨
D.中國社會黨
26.在社會發(fā)展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A.社會風氣的好壞
B.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C.人口增長速度的快慢
D.地理環(huán)境的優(yōu)劣
27.歷史主體是指()
A.從事實踐和認識活動的現實的人
B.社會歷史規(guī)律的創(chuàng)造者和制定者
C.從事社會活動的英雄人物
D.進行社會改革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28.生產關系范疇反映的是生產過程中()
A.人與人之間經濟關系
B.人與人之間的政治關系
C.人與人之間的思想關系
D.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
29.一定社會的上層建筑由兩個部分構成,它們是()
A.意識形態(tài)和非意識形態(tài)
B.政治上層建筑和思想(觀念)上層建筑
C.經濟思想和政治思想
D.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30.階級的實質是()
A.人們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分工不同
B.一個集團占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
C.分配不公而造成貧富不均
D.人們科學文化水平的差異
31.區(qū)分國家類型的根據是()
A.民族的多少
B.疆域的大小
C.國體
D.政體
32.社會存在是指()
A.自然界各種要素的總和
B.社會領域各種要素的總和
C.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
D.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總和
33.資產階級道德的核心是()
A.自由、平等、博愛
B.人道主義
C.享樂主義
D.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
34.我國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出發(fā)點是()
A.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
B.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增強綜合國力
35.黨的十五大報告強調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偉大創(chuàng)舉是()
A.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推進全面改革
B.擴大開放,吸收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資金和管理經驗
C.把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
D.對國有企業(yè)實行股份制改造
36~40為時事政治題(略)
二、辨析題:41~4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41.階級斗爭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42.毛澤東思想就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
三、筒答題:43~45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3.簡述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歷史必然性。
44.簡述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理論。
45.怎樣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四、論述題:46小題,20分。
46.試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關系及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指導意義。
以上為2015年成考政治模擬試題,以供各位考生備考使用。在此小編還要提醒考生,在復習英語時,切忌漫無目的背單詞、看教材,要從題型入手,有針對性地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