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女人大黑β片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l_亚洲成人无码手机播放_强奸暴虐视频在线观看

您當前位置: 唯學網(wǎng) » 成人高考 » 輔導專題

2013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模擬試題及答案:政治

來源:唯學網(wǎng)•教育培訓(www.career2zoom.com)  【唯學網(wǎng) • 中國教育電子商務平臺】 加入收藏

2013年成人高考即將開始,唯學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各科的考前模擬和答案,以下是政治學科的模擬試題,參加今年成人高考的同學可以進行作答,希望能夠幫助同學順利通過2013年即將開始的成人高考考試。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對象是(    )

A.物質世界的一切對象    B.人類的全部社會歷史

C.自然界及其發(fā)展史    D.自然、社會、思維發(fā)展的最一般規(guī)律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意味著(    )

A.結束了作為"科學之科學"的哲學  B.人類哲學思想的發(fā)展達到了頂峰

C.結束了一切唯心主義哲學    D.科學的哲學體系的最終完成

3.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是(    )

A.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相分裂    B.主觀與客觀、認識與實踐相分裂

C.世界觀與方法論相分裂    D.自然觀與社會歷史觀相分裂

4.關于意識的本質問題,唯心主義的錯誤在于(    )

A.夸大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    B.否認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

C.否認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    D,片面強調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

5."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表明了(    )

A.物質和運動的統(tǒng)一    B.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

C.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tǒng)一    D.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

6.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    )

A.物質決定意識的觀點    B.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

C.實踐第一的觀點    D.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

7.矛盾的基本屑性是(    )

A.同一性和斗爭性    B.普遍性和特殊性

C.共性和個性    D.絕對性和相對性

8.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是(    )

A.從感覺到知覺,從知覺到表象    B.從概念到判斷,從判斷到推理

C.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   D.從具體到抽象,從抽象到具體

9.人類最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是(    )

A.精神生產活動    B.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

C.階級斗爭活動    D.科學研究活動

10.人類與動物界的最根本區(qū)別是(    )

A.人類有群體組織,動物無群體組織

B.人類有宗教信仰,動物無宗教信仰

C人類有意識恬動,動物無意識活動

D.人類能創(chuàng)造和使用工具從事生產勞動,動物則不會

11.在社會結構中居基礎地位的是(    )

A.階級結構    B.政治結構    C.經濟結構    D.觀念結構

12.生產關系包括多項內容,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

A.資本的組織形式    D.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C.商品的交換形式    D.產品的分配形式

13.階級產生的基本前提是(    )

A.用暴力掠奪他人的財產    B.用特權侵吞公社的財產

C.由于產品分配不公而出現(xiàn)兩極分化    D.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剩余產品[

14.毛澤東在1941年精辟論述"實事求是"原則的著作是(    )

A.《改造我們的學習》    B,《整頓黨的作風》

C.《反對黨八股)    D.《學習和時局》

15.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是(    )

A.實現(xiàn)對軍隊的領導    B.實現(xiàn)對小資產階級的領導

B.實現(xiàn)對農民的領導    D.實現(xiàn)對民族資產階級的領導

1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是(    )

A.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土地革命

B.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實行自我批評

C.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D.。實事求是、根據(jù)地建設、群眾路線

17.毛澤東第一次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觀點的著作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改造我們的學習)

C.《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    D.《反對本本主義)

18.毛澤東全面論述人民民主專政理論,標志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國家政權理論成熟的著作是(    )

A.《論人民民主專政》    D.《論聯(lián)合政府)

C.《新民主主義論》    D.《論政策》

19.中國共產黨最基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一切為了群眾

C.一切依靠群眾    D.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20.毛澤東思想得到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是在(    )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

C.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

21.毛澤東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的著名論斷的文章是(    )

A,《改造我們的學習》    B.《反對本本主義)

C《反對黨八股)    D.《整頓黨的作風》

22.中國共產黨同頑固派斗爭的策略原則是(    )

A.有理有利有節(jié)    D.獨立自主

C.武裝對抗    D.一切經過統(tǒng)一戰(zhàn)線

23.共產黨處理黨內矛盾的正確方針是(    )

A.懲辦主義    B.殘酷斗爭

C.無情打擊    D.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24.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產生的理論成果是(    )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D.改革開放的理論

25.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是在(    )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B.黨的十三大

C.1992年南方談話  D.黨的十四大

26.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是(    )

A.獨立自主,B.自力更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

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D.堅持民主集中制

27.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    )

A.在社會總資產中占有量的優(yōu)勢  B.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領導

C.在所有制結構中占主體地位   D.對國民經濟發(fā)展的控制力上

28.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是回答(    )

A.社會主義實踐的問題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C.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問題

D.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問題

29.在社會主義階段,解放生產力的正確途徑是(    )

A.革命    B.政治運動    C.改革    D.階級斗爭

30.鄧小平理論同毛澤東思想之間的關系,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

A.沒有關系    B.替代關系    C.繼承關系    D.繼承和發(fā)展的關系

3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發(fā)展生產力與政治體制之間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的矛盾

C.發(fā)展生產力與科技、教育體制之間的矛盾

D.發(fā)展生產力與經濟體制不相適應之間的矛盾

32.鄧小平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這個論斷(    )

A.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    B.指明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C.概括了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    D.明確了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

33.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    )

A.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B.改革開放不動搖

C.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不動搖    D.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34.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辯證統(tǒng)一在實際工作中的根本要求是(    )

A.全體勞動者共同富裕    B.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

C.社會化大生產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5.科教興國是黨中央、國務院按照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科學分析世界經濟狀況和社會發(fā)展趨勢,從我國國情出發(fā)提出的重大戰(zhàn)略措施。我國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主要是指(    )

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B.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

C.堅持對外開放,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

D.加快實現(xiàn)高技術產業(yè)化,走信息化發(fā)展道路

36.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是人類歷史上分配制度的一次深刻革命,這是因為它(    )

A.是對一切剝削制度的否定

B.貫徹了商品交換中通行的等價交換原則

C.承認了社會成員之間有富裕程度的差別

D.肯定了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

37.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

B.舊的社會分工的存在和勞動還是人們謀生的手段

C.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水平

D.社會成員中存在著不同的階層

38.市場機制中的核心機制是(    )

A.供求機制    B.競爭機制  C.約束機制  D.價格機制

39.計劃和市場是(    )

A.劃分不同社會制度的標志    B.屬于社會基本制度的范疇

C.都是調節(jié)經濟發(fā)展的手段    D.兩種互相對立的經濟制度

40.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實行這一國策的前提和基礎是(    )

A.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B.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C.相互尊重,和平共處    D.友好往來,增進了解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42.民眾黨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

三,簡答題:本大窟共3個小題,每小屬10分,共30分。

43.為什么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44.簡述"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的基本內容。

45.為什么說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四、論述題:本大題滿分20分。

46.試述毛澤東關于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各方面建設的首要的地位。

 

答案詳解

一、選擇題

1.[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對象。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tǒng)一。

 [答案]D

2.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立的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克服了舊哲學企圖構造包羅萬象的知識體系和建立"科學之科學"的幻想,實現(xiàn)了哲學研究對象的科學化,正確解決了哲學與具體科學之間的關系,把哲學對象規(guī)定為研究自然、社會和思維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

 [答案]A  

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是將人的認識過程中的某一方面認為擴大,導致認識和實踐的分離。

 [答案]B

4.[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唯心主義的意識觀。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物質,夸大了意識的作用,否定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

 [答案]c

5.[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運動和靜止關系的理解。"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說的就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    .

 [答案]D

6.[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普遍聯(lián)系和永恒發(fā)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答案]B

7.[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包含的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系。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基本屬性。

 [答案] A

8.[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認識過程的兩次-芭躍。認況過程的第一次飛躍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是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

 [答案]c 

9.[解析]本畫考查的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答案]B

10.[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與動物的最根本區(qū)別。馬克思主義認為人與動物的最根本區(qū)別是人類能創(chuàng)造和

使用工具從事生產勞動。

 [答案] D  

11.[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結構的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結構在社會結構中居基礎地位。

 [答案]c

12.[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生產關系的理解。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

生產關系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2)由此產生的各種不同的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3)完全以上述兩項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它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

 [答案]B  

1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階級產生的前提。由于生產力發(fā)展而出現(xiàn)剩余產品是階級產生的前提。

 [答案] D

14.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史實。毛澤東在1941年5月初的(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對"實事求是"的古語做了科學的權威的解釋。他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答案]A

15.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是實現(xiàn)對農民的領導。

 [答案]c

16.[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

 [答案] c

17.[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毛澤東的著作?忌鷳搶γ珴蓶|的主要著作內容有所了解,毛澤東的主要著作內容可參考模擬題-17題的解析。

 [答案]D

18.[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毛澤東的著作。考生應該對毛澤東的主要著作內容有所了解,毛澤東的主要著作內容可參考模擬題一17題的解析。(論人民民主專政》是毛澤東思想中人民民主專政理論形成的標志。

 [答案] A

19.[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

 [答案]D

20.[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毛澤東思想的發(fā)展歷程。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思想得到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

 [答案] c

21.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毛澤東的著作。考生應該對毛澤東的主要著作內容有所了解,毛澤東的主要著作內容可參考模擬題一17題的解析。1930年5月《反對本本主義)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答案]B

22.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同頑固派斗爭的策略原則。中國共產黨同頑固派斗爭的策略原則是"有理、有利、有節(jié)".

[答察]A

2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處理黨內矛盾的方針。中國共產黨處理黨內矛盾的方針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答案]D

24.[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的兩大理論成果。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的總結,它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是毛汗爾,我們黨把它稱之為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它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是鄧小平,我們黨把它稱之為鄧小平理論。

 [答案]B

25.[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史實。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是在1992年南方談話。

 [答案]c

26.[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答案]c  

27.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十五大提出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上。

[答案]D

28.[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鄧小平理論的主題。"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的主題。

 [答案] B

29.[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解放生產力的途徑。在社會主義階段,改革是解放生產力的正確途徑。

 [答案]c

30.[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鄧小平理論和毛澤東思想的關系。鄧小平理論和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關系。

 [答案]D

31.[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答案] B

32.[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答案]A

3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基本路線。黨中央多次強調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答案]D

34.[解析]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實際」:就是達到新的實事求是。這就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求實和創(chuàng)新相結合。

[答案]c

35.[解析]這是我國法律和政策的規(guī)定,教育是立國之本,科技是強國之路

(答案)B

36.[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按勞分配。按勞分配的基本含義是按照個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shù)量和質量來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動者不得食。按勞分配是對一切剝削制度的否定。

[答案]A

37.[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會主義階段,勞動還主要是謀生的手段,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答案]B

38.[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市場機制的核心機制。市場機制包括供求機制、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三大機制,其核心機制是價格機制。

 [答案]D 

39.[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計劃與市場的關系。汁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答察]c

40.[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外開放的前提和基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對外開放的基礎。

[答案]A 

二、辨析題

41.[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哲學都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統(tǒng)一的科學。

 [答案]錯誤。

(1)從古到今,哲學流派繁多,形式多樣,有唯物主義,也有唯心主義;有辯證法,也有形而上學。對不同哲學的性質,要作具體分析,不能都說成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實踐為基礎,正確地回答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解決了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問題,實現(xiàn)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有機統(tǒng)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社會歷史觀的統(tǒng)一,建立了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哲學。因而,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統(tǒng)一的哲學。

42.[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論十大關系)的內容。(論十大關系》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獻,考生對該文章的內容應該熟悉。毛澤東同志在1956年黨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fā)表了<論十大關系)的講話,在講話中提出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

 [答案]正確:

(1)毛澤東在1956年4月黨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fā)表了《論十大關系)的講話,在講話中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

(2)毛澤東在講話中以蘇聯(lián)經驗為鑒戒,根據(jù)我國情況,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初步探索。他提出了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工業(yè)化道路的思想,強調發(fā)展工業(yè)必須和發(fā)展農業(yè)同時并舉,以工業(yè)為主導,以農業(yè)為基礎,按照農業(yè)、輕工業(yè)、重工業(yè)的次序安排國民經濟。

(3)他提出要處理好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沿海工業(yè)與內地工業(yè),中央與地方,國家、集體與個人等一系列關系,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

三、簡答題

4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實踐和真理關系問題。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我黨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考生對此部分內容應該比較熟悉。

 [答案](1)關于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唯心主義主張主觀真理論,因而主張主觀標準而否認客觀標準。舊唯物主義不懂得認識對實踐的依朝關系,用客觀事物本身來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因而也不能正確解決真理的標準問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對真理標準問題作出了科學的回答,認為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①從真理的本性來看。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因此主觀是否符合客觀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不跟客觀世界相聯(lián)系,在主觀范圍內是根本無法解決的。同時,客觀事物本身也不能充當檢驗真理的標準,因為客觀事物是離開入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不能把主觀認識同客觀現(xiàn)實相比較,同樣也不能解決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所以,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必須具有把主觀和客觀聯(lián)系起來加以比較對照的特性,從而檢驗出主觀是否符合客觀以及符合的程度。②從實踐的特點來看,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不僅具有普遍性的優(yōu)點,而且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的優(yōu)點。不僅實踐本身是直接的現(xiàn)實,而且它又能把正確的理淪直接變成現(xiàn)實。通過實踐活動,就能把指導實踐的理論同現(xiàn)實相對照、相比較,檢驗出理論認識是否符合客觀,以及符合的程度,即檢驗理論是否具有真理性。

44.[解析]奉題考查的是"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思想。該思想是毛澤東在創(chuàng)建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指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革命根據(jù)地位戰(zhàn)略依托的三者緊密結合。考生回答時注意不要漏答。

 [答案](1)"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思想是毛澤東在創(chuàng)建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它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革命根據(jù)地為戰(zhàn)略依托的三者密切結合的紅色政權建設的總概念。(2)"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的基本內容,具體說來:①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這是因為,武裝斗爭是土地革命和根據(jù)地建設的保障,沒有武裝斗爭就不能有效地進行土地革命,也就不0S發(fā)展革命根據(jù)地。②土地革命是武裝斗爭和根據(jù)地建設的基礎。這是因為,沒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充分發(fā)動農民,武裝斗爭就得不到廣大農民的支持,革命根據(jù)地就不可能得到鞏固和發(fā)展。③根據(jù)地建設是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存在和發(fā)展的戰(zhàn)略基地。這是因為,沒有根據(jù)地建沒,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成果,就不能得到鞏固和發(fā)展。(3)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jù)地建設,三者構成一個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思想是毛澤東關于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的重大新貢獻。

45.[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由我國的歷史前提、現(xiàn)實狀況和國際環(huán)境決定的。

 [答案](1)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由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前提決定的。我國的社會不是脫胎于發(fā)達的資本主義社會,而是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此決定了:第一,我國要用相當長的時期,完成其他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xiàn)工業(yè)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和現(xiàn)代化的任務。第二,要用相當長的剛問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發(fā)展成比較成熟的社會主義,顯示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2)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由我國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狀決定的。從總體上看,我國還沒有擺脫貧窮落后的不發(fā)達狀態(tài),社會主義所要求的物質技術基礎還沒有充分建立起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還不健全;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還有廣泛的影響。這一切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必須經歷一個相當長的特定的初級階段。(3)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由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所處的國際環(huán)境決定的。戰(zhàn)后,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技術獲得了迅速發(fā)展;而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的起點低,起步晚,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這一時代特點,決定了我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必然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期。四、論述題

46.[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毛澤東的黨的建設的理論。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各方面的首位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一條重要原則,對我們今天的黨建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卮鸨绢}時要求考生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回答,最好能聯(lián)系黨的最新會議精神進行闡述。

 [答案](1)著重從思想上建黨,指的是共產黨員不僅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應具有。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底的覺悟和實踐共產主義的行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各項工作的首位,這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中國共產黨建設的一個突出特點。(2)著重從思想上建黨,主要原因是:①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理論的基本要求。無產階級政黨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斗爭中,需要經常地"自己批判自己",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主觀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完成改造客觀世界的任務。②它是由中國國情和黨本身的實際情況所決定的。舊中國是一個以農業(yè)經濟為主要成分、封建主義影響較深的國家,農民、小資產階級人數(shù)眾多;黨的工作重心又長期處在農村環(huán)境之中,黨內農民、小資產階級成分比重較大,黨內最本質的矛盾就是無產階級思想與非無產階級思想、特別是與農民、小資產階級思想的矛盾。因此,黨的建設的主要問題,首先就是思想建設問題,即用無產階級思想克服黨內的非無產階級思想的問題。③黨的思想建設是黨的各方面建設的纂礎。黨內小資產階級思想,在政治上容易"左"右播擺,好走極端,在組織上表現(xiàn)為個人主義和宗派主義,在作風上常常是理論與實際相脫離。因此,黨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都必須以黨的思想建設為基礎,從思想上克服小資產階級的影響和侵襲。這樣,才能保證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順利發(fā)展。(3)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思想上倘合格的共產黨員;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政治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在馬克思主義思想原則上統(tǒng)一認識,坤強團結;黨員干部必須率先垂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必須注意調查研究,按實際情況辦事,堅持實尊求是的思想路線。

唯學網(wǎng)是國內最具價值的教育培訓與互動學習平臺,致力于為考生提供第一手的教育資訊與院校教學服務,因此考生如若獲知其他關于更多成人高考的所有相關信息,請密切關注唯學網(wǎng)。

 

0% (0)
0% (10)
已有條評論
新聞瀏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