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六、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的責任
七、產(chǎn)品責任
八、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九、醫(yī)療損害責任
十、環(huán)境污染責任
十一、高度危險責任
十二、飼養(yǎng)動物損害責任
十三、物件損害責任
五、參考書目
刑法學:
1.法律規(guī)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訂)。
(2)系列刑法修正案
2.相關立法解釋
3.相關司法解釋
以上法律規(guī)定,相關立法解釋、司法解釋截至2014年8月31日。
4.參考書
可參考各高等院校的教材和專家學者的有關著述。
民法學:
1.法律規(guī)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yè)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yǎng)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10)《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2.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例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物業(yè)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城鎮(zhèn)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司法解釋的理解與適用》
(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1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3.參考書
可參考各高等院校的教材和專家學者的有關著述。
六、題型示例
一、單項選擇題:第1—40小題,每小題1分,共4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試題要求。
1.我國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采取
A.從舊原則
B.從新原則
C.從舊兼從輕原則
D.從新兼從輕原則
2.甲晚上見一老人提一公文包(內(nèi)有現(xiàn)金2萬元)獨自行走,就j中上前去,奪包就跑,因奪包時用力過猛,將老人帶倒在地摔成重傷。甲的行為應當認定為
A.搶劫罪
B.搶奪罪
C.過失致人重傷罪
D.搶奪罪和過失致人重傷罪
3.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起始年齡為
A.7周歲
B.10周歲
C.14周歲
D.16周歲
4.某甲未經(jīng)某乙的授權,即以某乙的名義與某丙訂立一份買賣合同,后某乙對某甲的行為予以追認。某乙的這一權利在性質(zhì)上屬于
A.支配權
B.請求權
C.代理權
D.形成權
5.下列行為屬于著作權合理使用的是
A.某學生將同學購買的盜版光盤安裝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上使用
B.某出版社未經(jīng)著作權人許可將其發(fā)表的英文作品翻譯為蒙文在我國出版發(fā)行
C.某計算機培訓學校將一部教材復印四十份當作考試用書發(fā)給學生
D.某電視臺新聞節(jié)目在報道一次交通事故時播放了路人甲拍攝并上傳網(wǎng)絡的一段事故視頻
二、多項選擇題:第41~5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符合試題要求。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41.犯罪的“著手”是指
A.開始實施犯罪的準備行為B.開始實施刑法某條罪狀中描述的行為
C.開始實施實行行為D.開始實施能夠直接危害客體的行為
42.甲本欲殺乙,將乙的孿生弟弟丙誤認為乙殺死。對此正確的說法是
A.甲對丙之死亡結果承擔故意責任B.甲對丙之死亡結果承擔過失責任
C.屬于對象認識錯誤D.屬于行為差誤
43.下列選項中,屬于引起債消滅的原因的有
A.履行B.混合
c.抵銷D.混同
44.甲與妻子乙育有一子一女,女兒丙已出嫁,兒子與其妻丁生有一子戊,兒子于2005年遇車禍死亡。兒子去世后,甲、乙年老無生活來源,丙拒不贍養(yǎng),甲、乙主要由再婚的丁供養(yǎng)。甲于2010年3月死亡,留下房屋3間。依照我國繼承法的規(guī)定,可以參加第一順序繼承的人有
A.乙B.丙
C.丁D.戊
三、簡答題:第51—5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1.簡述未遂犯的成立條件、處罰原則及其與預備犯的區(qū)別。
2.簡述民事權利能力的概念和特征。
四、辨析題:第55—56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要求對命題進行判斷并著重闡明理由。
1.請對“在共同犯罪中,所有的實行犯都是主犯”進行辨析。
2.我國民間流傳著“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的說法。請運用民法學的知識和理論對其加以辨析。
五、法條分析題:第57—58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民法理論。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84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shù)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shù)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shù)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試說明:
(1)本條所規(guī)定的罪名和罪狀的描述類型;
(2)本條所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特征;
(3)本條所規(guī)定的“挪用公款數(shù)額巨大不退還”的含義。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6條規(guī)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試分析該條法律規(guī)定。
六、案例分析題:第59—6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甲(19周歲)與乙(15周歲)合謀盜竊,并約定由甲攜帶匕首以防保安人員抓捕。當晚12時許,二人到達某超市。甲進入超市,乙留在門外望風。甲發(fā)現(xiàn)無人值班,遂竊得現(xiàn)金5萬余元,二人平分。此外,人民法院還查明以下事實:(1)甲于6個月前曾經(jīng)搶劫他人財物2000元;(2)甲于1年前因犯搶奪罪,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
請分析:
(1)甲、乙二人在超市作案的行為應如何認定?為什么?
(2)對甲、乙二人如何處理?為什么?
2.某市國際中心正在舉行大型車展。車展主辦方在車展入口處設有一個巨型標志牌。2002年6月10日,該市刮起6級大風,刮倒了標志牌,當場砸傷兩名參觀者,并砸壞一名參觀者的私車。兩名傷者因治療所花費的醫(yī)療費、誤工費共計5萬余元,私車修理費5000余元。
問:
(1)此案涉及何種民事責任?
(2)該種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3)該案的責任應由誰承擔?根據(jù)何在?
以上為2015年考研法律碩士專業(yè)基礎課大綱,以供考生參考,考生如需獲得更多考研輔導資料,請關注唯學網(wǎng),唯學網(wǎng)是一個大型的教育考試培訓平臺,各種不同形式的教育資訊內(nèi)容與考試信息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