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的音階
古箏音階。是宮—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順序排列,即為:1、2、3、5、6 宮、商、角、徵、羽。唐代時使用“合、四、乙、尺、工”。
古箏,彈撥弦鳴樂器,又名漢箏、秦箏,是漢民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流行于中國各地。常用于獨奏、重奏、器樂合奏和歌舞、戲曲、曲藝的伴奏。古箏的結構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后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
古箏主要種類為陜西箏、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福建箏、朝鮮箏、日本箏。古箏的特點是它的音色優(yōu)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xiàn)力。
代表曲目:《高山流水》、《漢宮秋月》、《梅花三弄》、《漁舟唱晚》、《戰(zhàn)臺風》、《寒鴉戲水》、《出水蓮》、《柳青娘》、《慶豐年》。
關于古箏的文化軼事:史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三國時期,軍閥混戰(zhàn),呂布投奔袁紹,遭到袁紹的猜疑和部將的嫉妒。呂布覺察后,借機告辭,以免殺身之災。袁紹則選派三十名壯士,名為護送,實則想伺機謀害呂布。夜幕降臨,圍在帳房外的士兵正要動手,忽然從呂布帳中傳出悠悠的彈箏聲,似涓涓細流,春鶯高歌,壯士不知不覺沉醉于美妙的音樂之中,等到再要下手時,呂布早已遠走高飛了。
來源: 騰訊網(wǎng)
以上是關于樂器的相關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樂器信息,第一時間了解樂器相關資訊,敬請關注唯學網(wǎng)樂器欄目,如有任何疑問也可在線留言,小編會為您在第一時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