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這一藝術(shù)形式是把語言和旋律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直接抒發(fā)人們的內(nèi)心情感。聲樂古已有之,東西方音樂界的聲樂名家數(shù)不勝數(shù),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誕生于英國倫敦一個音樂世家的聲樂作曲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于1948年生于英國倫敦的索斯堪辛頓的一個音樂世家。代表作品有音樂劇《貓》、《劇院魅影》、《艾薇塔》、《萬世巨星》、《日落大道》等。其多部音樂劇曾獲得百老匯托尼獎、金球獎、奧斯卡獎等。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父親是皇家音樂學院鋼琴教授,母親是小提琴家,祖父是男高音歌唱家,弟弟是當今頗有聲望的大提琴家。他的姨媽則是話劇演員。據(jù)說,韋伯七歲便能作曲,他在16歲時獲得牛津大學獎學金。翌年入該校莫德蓮學院。但只讀了一年即輟學。他在學校時結(jié)識了蒂姆·萊斯,兩人開始合作。離開牛津后,他們?nèi)〔摹妒ソ?jīng)》創(chuàng)作了音樂劇《約瑟夫和神奇夢幻彩衣》(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 Dreamcoat),1968年先在倫敦一所學校作為業(yè)余演出推出,后來竟然登上了英國商業(yè)戲劇的大本營“西區(qū)”的舞臺,一炮走紅,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兩人的合作堪稱珠聯(lián)璧合,一個作曲,一個填詞編劇,他們趁著勝利東風,再一次借用圣經(jīng)題材,合寫了《巨星基督》(.Jesus Christ Superstar),1971年在紐約上演,獲多項托尼獎。1973年,該劇被拍成電影。1974年他同英語世界最受歡迎的喜劇家艾倫·?瞬骱献鲃(chuàng)作了《向吉維斯起誓》。1976年又與蒂姆·萊斯創(chuàng)作了以阿根廷貝隆夫人生平為題材的《艾微塔》(Evita),這出音樂劇被一些嚴肅戲劇專家認為是韋伯最有可能永久流傳的作品。此次將同韋伯伊一同來華演示韋伯音樂劇的埃琳·佩姬,正是以飾演該劇主角皮隆夫人而揚名英美的!栋⑺(Evita)是韋伯和杰出的編劇和詞作者萊斯的最后合作。
《貓》是兩人分道揚鑣后韋伯單槍匹馬打造的。缺少了劇作和填詞,韋伯采用了改編的路徑。他選擇幼時愛讀的英國現(xiàn)代派大詩人艾略特的兒歌集。據(jù)韋伯說,他是為了試驗一種新的創(chuàng)作方法。以往合作通常是詞作者將詞填入寫就的音樂。而這次是為現(xiàn)成的詩行配上音樂。韋伯音樂劇中,《貓》的舞蹈成分最重。這出音樂劇的魅力不僅出自演員歌喉,同樣也出自他們肢體。難怪編舞潔蓮·琳要稱《貓》為“英國第一出舞蹈音樂劇”。
《貓》1981年在英國倫敦的“新倫敦劇院”首演,F(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音樂劇歷史上最賣座的作品。截至1996年1月《貓》成為倫敦西區(qū)和紐約百老匯連續(xù)演出場次最多的音樂劇。它在美國巡演達16年零兩個月,時間之長創(chuàng)造了美國演劇史上的記錄。它的倫敦原版演出獲得1982年格萊美最佳演出錄音獎狀,百老匯演出錄音帶銷量逾200萬,獲得了1983年格萊美最佳演出錄音獎。它遠涉重洋,在許多國家上演,為韋伯獲贏得了巨大的利潤。截至1995年9月,《貓》在全世界的總收入超過20億美元。
1982年韋伯創(chuàng)作了新劇《載歌載舞》。同年,他創(chuàng)造了英美戲劇界的奇跡:在倫敦和紐約兩地同時各有三部他的音樂劇上演,1988年他重復了這一奇跡。1994年他再次重復了這個奇跡。1984年他與理查德·斯蒂爾格合作創(chuàng)作了《星光快車》。1986年他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票房奇跡,這就是根據(jù)法國嘎斯東的小說改編的《歌劇魅影》。此后不久他又創(chuàng)作了自己最鐘愛然而風評不佳的《愛情百味》。1992年他改編好來塢電影,創(chuàng)作了《日落大道》,1993年在倫敦上演。1992年他為巴塞羅那奧運會創(chuàng)作會歌“生命之友”。1996年他又有一部新音樂劇《臨風長嘯》問世。
1994年韋伯高踞《戲劇周刊》排列的“對美國戲劇界影響最大的100人”之首。在英國以及全世界,任何一個時候,都有韋伯的十幾個巡回演出團在各大城市演出他的音樂劇。
如需獲得更多聲樂藝術(shù)家相關(guān)資訊,敬請密切關(guān)注唯學網(wǎng)文藝體育欄目聲樂培訓頻道,小編會在第一時間作出相關(guān)報道!